6月10日,广州市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拍下广州珠江新城(
新城博客,
新城新闻,
新城说吧)一地块,每平方米1.53万元,总价3.45亿元,成为广州新“地王”,而此前珠江新城最高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11912元。
从绿地集团分别以9.57亿元和12亿元的价格接连拿下上海松江区辰花路15号B地块和徐汇区斜土街道107街坊,创今年上海土地出让价格的新高,到富力地产10.22亿元拿下北京广渠门外10号地,再到中洲宝城26.1亿元拿下深圳3宗捆绑商住地块,雅戈尔10.28亿元拿下宁波“地王”。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国内“地王”频现。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升温,5月以来,各地土地拍卖市场“地王”频现,地块大幅超出底价成交成为亮点。
信心加资本撬动土地市场全面复苏
随着楼市“小阳春”的到来,沉寂了多个月的土地交易市场再起波澜,开发商们在土地收储上的集体爆发引人关注。再露繁荣景象的土地市场反映出房地产企业充足的资本和对后市的信心,同时,随之高涨的地价也让人们担心。
某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6月1日至7日,全国20个重点城市共推出土地124宗,环比增加25%,成交土地面积17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4%。
某中国房地产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杨红旭博客,杨红旭新闻,杨红旭说吧)指出,目前的情况表明冷落已久的土地市场开始复苏。
万科近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在过去一个多月中,公司已斥资23亿元多处拿地。
嘉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谷文胜表示,近期国内楼市十分活跃,开发
商在短时间内回笼了大量资金,而开发项目资本金比例也降低了15个百分点,这都使开发商的财务状况大大改善,出于持续发展的需要,买地是很自然的。
地价楼价再入上升通道引发担忧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缩小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不断传出各类楼市涨价新闻。
“现在开发商又在大量买地,土地市场
会不会再像2007年一样被炒出一波高涨的行情?”正准备买房的丁先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虽然开发商先前收储的土地并没有完全消化,市场供求关系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主要开发商在土地市场上的频频出手,还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7年地价、房价交替上涨的火爆局面。
市场复苏谨防再起炒作之风
机构分析人士认为,造成目前房价普涨、开发商收地加快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回暖,另一方面是开发商的去库存已接近尾声,开发商注意力将转向购地、新开工面积和涨价上。
不过“去年以来的经验让购房者变聪明了”,专家认为,如果开发商或是中小业主盲目利用市场回暖的时机涨价,那么购房者很可能会再次持币观望,交易量的回落不可避免,房价的持续上涨也不会有市场的依托。
把握推地节奏警惕泡沫出现
谷文胜表示,企业决定买地与否的主要根据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未来的预期,但“也可能是在全球性通胀预期的驱动下进行资产保值的一种选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看来,地方政府较好地掌握了推地节奏,企业也还比较理性,没有盲目抢地的现象。不少房地产企业判断,“只要政府调控得当,今年应该不会出现像2007年那么多的‘地王’”。
“拿地还是要谨慎,现在把地价抬得过高,未来可能心生悔意,就如2007年很多高价拿地企业一样。”杨红旭说。 据新华社、央视